在水質在線監測系統中,濁度分析儀作為感知水體渾濁程度的“眼睛”,其穩定運行至關重要。然而,部署于野外的分析儀常常暴露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尤其是雷擊風險,輕則導致設備損壞、數據中斷,重則引發整個監測系統癱瘓。因此,構建一套科學、全面的防雷擊措施,是保障水質濁度在線分析儀長期可靠運行的生命線。 第一道防線:直擊雷防護 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防護措施。若分析儀安裝在場站內或獨立小屋旁,應確保其處于已有避雷針(接閃桿)的有效保護范圍(“滾球半徑”)之內。避雷針通過引下線將直擊雷電流迅速導入大地,使設備免遭直接轟擊。 獨立安裝點的策略: 對于完全獨立安裝在河岸、湖邊的分析儀,若條件允許,應考慮在其附近(至少3-5米外)設立一根獨立的避雷針。嚴禁將避雷針直接安裝在分析儀小屋頂部,否則反而會增加雷擊風險并引起強烈的感應效應。 接地是關鍵: 避雷針的接地電阻必須符合國家防雷規范(通常要求≤10Ω),確保雷電流能快速泄放入地。 第二道防線:電源系統防雷 電源線路是雷電侵入的主要途徑,必須實施多級浪涌保護(SPD)。 第一級(粗保): 在監測站的總配電箱處安裝一級浪涌保護器(通常為開關型),用于泄放巨大的雷電流,將過電壓限制到較低水平。 第二級(中保): 在分析儀機柜或專用電源箱的入口處,安裝第二級浪涌保護器(限壓型),進一步吸收殘壓和浪涌能量。 第三級(精保): 在分析儀設備的電源輸入端前,安裝第三級精細保護的防雷插座或模塊式SPD,為設備提供最后的保護,將過電壓箝位到設備可安全承受的水平。 三級SPD應實現能量配合和級間協調,才能逐級削弱雷電流,達到最佳保護效果。 第三道防線:信號線路防雷 濁度分析儀的傳感器通過信號電纜(如4-20mA、RS485等)與主機或數據采集儀相連,這些長距離電纜極易感應雷電壓。必須在所有進出分析儀機柜的信號線路上安裝專用的信號浪涌保護器。選擇SPD時,其接口形式、工作電壓、傳輸速率等必須與信號制式匹配,否則會影響正常通信。 信號線應盡量采用屏蔽電纜,并將屏蔽層在機柜端可靠接地。 第四道防線:等電位連接與接地系統 這是所有防雷措施的基石,目的是在雷擊發生時,避免設備之間因電位差而“打火”放電。 共用接地: 分析儀機柜、電源SPD的接地、信號SPD的接地、避雷針的接地體應最終連接到一個統一的接地網上,實現等電位連接。嚴禁各系統獨立接地,否則地電位差會擊穿設備。 機柜內部: 所有SPD的接地線應短而粗,并連接到機柜的接地匯流排上。 其他輔助措施與日常維護 布線規范: 電源線、信號線應穿金屬管或走金屬線槽埋地敷設,金屬管槽兩端接地,此舉能有效屏蔽電磁干擾。 定期檢查: 每年雷雨季節前,應對整個防雷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包括檢查SPD狀態指示是否正常、接地連接是否牢固、測量接地電阻值是否達標。失效的SPD必須及時更換。 斷電預案: 在預報有強烈雷暴天氣時,若條件允許,可遠程或現場切斷分析儀電源,并拔除所有信號線路(雖不現實,但是最安全的方法),作為一種額外的預防手段。
本文連接:http://m.jilipiano.com/newss-4023.html
|